蘆葦苗的苗田務必耕耙整平,并做好排水溝,土壤含鹽量不宜超過0.03%。蘆葦苗耕后施腐熟有機肥,耙入表層,將田劃成小格,播種前灌入淺水,使其自然下滲或排除,以地表呈泥濘狀為宜。春季土溫升高至10°C以上時即可播種。
每畝用種約 25公斤,播前用鍘刀鍘碎帶有種子的穗頭,揺種于畝田各方格表 面,再用竹掃帚輕輕拍打,使種子入土0.2?0.5厘米,如入土太深達 到1厘米時,則不能出苗。苗田管理,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,蘆葦苗出土后,淺水勤灌,進水宜緩,并清除雜草,酌施速效稀薄氮月巴,以促進幼畝生長。
移畝定植:當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移栽蘆葦苗。栽后土表經常保持濕潤或 —薄層淺水。成活生長以后,一般經3?4年就能達到正常產量。秋季蘆葦苗種子成熟時,在大葦區選高大健壯植株, 用剪刀剪取穗頭,干貯藏,并不使受潮。蘆葦苗種子繁殖育苗法成苗較慢,除育種工作外,大面積生產一般都不采用,而多采用無性繁殖法。
蘆葦高超的凈污能力是與其植株特點、光合能力、輸氧本領分不開的。蘆葦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維管束植物,其莖葉挺出水面,又稱挺水植物,根、地下莖生于泥土及水中,相互交織,水下部分具有水生植物的特點,而水上部分又具有陸生植物的特性。蘆葦具有很強的蒸騰作用。
盛夏,每平方米稠密的蘆葦每天散發到大氣中的水分可達7.5升,每年能將一至二米深的水蒸騰到空中。蘆葦光合能力強,太陽輻射能的利用率可高達3.5%,在綠色植物中是較高的,它能在水中吸收大量的氮、磷等營養物質,每公頃蘆葦去氮量達680-1650公斤,去磷量達48-154公斤。
蘆葦還能將氧從葉部經莖、地下莖輸送到根端,每平方米蘆葦每天向根部土壤及水中供氧量可達5-47克,從而為根部附近的微生物及細菌繁衍創造了良好條件,使之在根部附近密集孳生,比周圍高出幾個數量級,而這些微生物和細菌是分解有機物的好幫手,它們分解的產物正好被自身和蘆葦所利用,起到了凈化污水的作用。